发布时间:2024-11-22 11:06:29
读写障碍 (dyslexia),也称为读写困难,是一种最常见的特殊学习困难。根据国际读写障碍协会 (International Dyslexia Association, 2004) 的定义,读写障碍是一种学习障碍。这是一种特定的语言障碍,源于对文字解码能力 (decoding) 的不足,通常在声韵处理能力上反映出来。这种解码能力和年龄、其他认知能力及学业能力并无一定关系,也不是由一般发展的障碍或感官障碍所导致。除了阅读能力之外,读写障碍还会影响其他和语言有关的能力,如书写及拼字的能力。
学习困难,是指吸收与运用所接收的信息、说话、阅读、书写、推理或数学能力时所出现的困难。
在众多学习困难中,有些学童可能出现一种或多种的特殊学习障碍,当中最普遍是读写障碍(~80%),它是一种发展性阅读障碍。根据国际疾病分类(第十版) (世界卫生组织,2007)及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(第四修订版) (美国精神医学学会,2000)指出,读写障碍一般包括阅读和书写困难,影响文字阅读及理解、记忆运作、提取生字能力没及讯息处理速度。他们的语音处理、视觉感知、听觉认知、专注力、分辨左右、列序或组织等能力也明显较同龄儿童弱。
读写障碍是一种特定的学习障碍,主要表现为在阅读、书写、拼写等方面存在显著困难,尽管个体具有正常的智力水平、受教育机会和学习动机。
**一、主要症状表现**
1. 阅读方面
- 阅读速度慢,常常逐字阅读,难以流畅地阅读一段文字。
- 容易漏字、跳行或颠倒字的顺序,例如把“b”看成“d”,“was”看成“saw”等。
- 理解文字内容困难,即使能够读出文字,也可能不理解其含义。
2. 书写方面
- 书写困难,字体不工整,大小不一,笔画顺序错误。
- 拼写错误频繁,难以记住正确的拼写方式。
- 写作时组织思路困难,文章结构混乱,表达不清晰。
**二、对儿童的影响**
读写障碍会对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。
1. 学业方面
- 学习成绩落后,尤其是语文、英语等涉及阅读和书写的科目。
- 可能会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,产生厌学情绪。
2.心理方面
- 容易产生自卑、焦虑、沮丧等负面情绪,影响心理健康。
- 可能会遭到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批评,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。
**三、应对方法**
1. 早期识别和诊断
- 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孩子在阅读和书写方面的表现,如果发现异常,应及时寻求专业评估和诊断。
2. 个性化教育
- 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,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,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支持。
- 例如,采用特殊的阅读和书写训练方法,帮助孩子提高读写能力。
3. 心理支持
- 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,帮助他们树立信心,克服困难。
- 家长和老师要理解孩子的困境,避免批评和指责。
4. 环境调整
- 创造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环境,减少干扰因素。
- 例如,提供安静的学习空间,使用辅助工具(如彩色覆盖膜、字体放大软件等)帮助孩子阅读和书写。
**四、读写障碍可以通过训练来改善**
**一)、视觉训练**
1. 视知觉训练
- 图形辨别:让孩子辨别相似的图形,如找出不同形状中的相同图形,提高对图形细节的观察力。
- 视觉追踪:使用移动的物体或线条,让孩子的眼睛跟随其移动,训练眼球运动的准确性和协调性。
- 视觉记忆:展示一组图形或物品,让孩子观察一段时间后回忆并说出看到的内容,增强视觉记忆能力。
2. 阅读技巧训练
- 指读训练:让孩子用手指指着文字逐字阅读,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,减少漏字、跳行的情况。
- 扫视训练:快速展示一段文字,让孩子在短时间内扫视并找出特定的字词,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。
- 韵律阅读:选择有韵律的诗歌、儿歌等进行阅读训练,增强孩子对语言节奏和韵律的感知,提高阅读的流畅性。
**二)、听觉训练**
1. 听力理解训练
- 故事复述:给孩子讲一个故事,然后让他们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,锻炼听力理解和记忆能力。
- 指令执行:给出一系列指令,让孩子按照指令进行动作,如“拿起红色的笔,在纸上画一个圆形”,提高对语言指令的理解和执行能力。
- 问题回答:听完一段内容后,提出问题让孩子回答,检验他们的听力理解程度。
2. 语音意识训练
- 音韵辨别:让孩子辨别相似的发音,如“b”和“p”、“f”和“v”等,提高对语音的敏感度。
- 音节拆分:将一个单词拆分成音节,让孩子分别读出每个音节,然后再组合起来读完整的单词,帮助他们理解单词的发音结构。
- 押韵游戏:让孩子找出与给定单词押韵的其他单词,增强对语音韵律的感知。
**三)、书写训练**
1. 手部精细动作训练
- 手指操:通过手指的屈伸、弯曲等动作,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。
- 握笔练习:使用不同的握笔工具和方法,让孩子练习正确的握笔姿势,提高书写的舒适度和效率。
- 剪纸、绘画:进行剪纸、绘画等活动,锻炼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。
2. 拼写和书写规范训练
- 字母书写练习: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,让孩子反复练习字母的书写,加深对字母形状的记忆。
- 单词拼写训练:使用拼写卡片、游戏等方式,让孩子练习单词的拼写,提高拼写准确性。
- 句子书写训练:从简单的句子开始,逐渐增加难度,让孩子进行句子的书写练习,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。
**四)、认知训练**
1. 注意力训练
- 专注力游戏:如拼图、积木、迷宫等,让孩子在游戏中集中注意力,提高专注时间和注意力的稳定性。
- 注意力分配训练:同时进行两项或多项任务,如一边听故事一边画画,训练孩子分配注意力的能力。
2. 记忆力训练
- 记忆游戏:如记忆卡片、数字记忆等,提高孩子的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能力。
- 联想记忆:将需要记忆的内容与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,帮助孩子更好地记忆。
3. 思维能力训练
- 逻辑推理游戏:如数字推理、图形推理等,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。
- 问题解决训练:给出一些问题情境,让孩子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,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。
**五)、综合训练**
1. 多感官训练
- 结合视觉、听觉、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学习,如使用彩色卡片、有声读物、触摸模型等,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效果。
- 进行阅读和书写时,可以让孩子一边读一边用手指触摸文字,加深对文字的印象。
2. 个性化辅导
- 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,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,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训练。
- 定期评估孩子的进步情况,调整训练内容和方法。
3. 家庭和学校配合
- 家长和老师要了解读写障碍的特点和训练方法,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。
- 家庭和学校要保持沟通,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,形成教育合力。